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宇宙星球 #116

116.圣言之所以能

116.圣言之所以能传遍整个地球,是因为地球上各个民族之间都有贸易往来,不仅经由陆路,还经由水路直达全球各个角落。因此,圣言一旦写就,就能从一个民族传到另一个民族,并在各处被教授。

属天的奥秘 #6502

6502.“约瑟吩咐

6502.“约瑟吩咐他的仆人、医生们”表防止将会阻碍它,也就是阻碍结合的邪恶的保护。这从“吩咐”和“医生”的含义,以及“约瑟”的代表清楚可知:“吩咐”是指流入(参看5732节);“约瑟”是指内在,如前所述(6499节);“医生”是指防止邪恶的保护。由此处的思路明显可知,保护是为了防止将会阻碍刚才所提到的结合(6501节)的邪恶。由此明显可知,“约瑟吩咐他的仆人、医生们”表示在防止将会阻碍结合的邪恶的保护方面,从内在而来的流注。“医生”之所以表示防止邪恶的保护,是因为在灵界,疾病就是邪恶和虚假,属灵的疾病并非别的东西;事实上,邪恶和虚假会夺去内在人的健康,造成心理疾病,最终导致抑郁;在圣言中,“疾病”没有别的意思。
  在圣言中,“医生(经上或译为医治的)”、“医术”和“药物”表示防止邪恶和虚假的保护,这一点从提到它们的经文明显看出来,如摩西五经:
  你若留意听你神的声音,又行在祂眼中看为正的事,侧耳听祂的诫命,守祂一切的律例,我就不将所加与埃及人的疾病加在你身上,因为我耶和华是医治你的。(出埃及记15:26)
  “医治的耶和华”表示防止邪恶的保护者,因为这些邪恶由“加与埃及人的疾病”来表示。“加与埃及人的疾病”表示邪恶和虚假,它们源于基于记忆知识和关于信之奥秘的谬念的推理;对此,蒙主的神性怜悯,我们将在论述这些疾病的地方予以说明。但所表示的是属灵事物,这从以下事实明显看出来:经上说“他们若听神的声音,行为正的事,侧耳听诫命,守律例,那么这些疾病就不会加在他们身上”。
  就这层意义而言,主在路加福音中也自称“医生”:
  健康的人不需要医生,有病的人才需要。我来本不是召义人,乃是召罪人悔改。(路加福音5:31, 32)
  此处“医生”也表示防止邪恶的保护者,因为“健康的人”表示义人,“有病的人”表示罪人。耶利米书:
  在基列岂没有止痛乳香呢?在那里岂没有医生呢?我人民女子的健康为何不得康复呢?(耶利米书8:22)
  “医生”表示防止教会中的虚假的保护,“我人民女子的健康”表示教会中的教义真理。
  圣言所提到的“痊愈(或译为治愈、治好)”(healings)、“治疗”(cures)、“医治”(remedies)和“药”(medicines)不是属世意义上的,而是属灵意义上的,这明显可见于耶利米书:
  你为何击打我们,以致我们无法医治呢?我们指望平安,却得不着好处;指望痊愈,看哪,受了惊惶。(耶利米书14:19; 8:15)
  又:
  我要使健康和治疗上到他那里,我要医治他们;又将平安和真理的冠冕显明与他们。(耶利米书33:6)
  又:
  无人评判你对健康的判断,你没有康复的良药。(耶利米书30:13)
  又:
  埃及的处女哪,上基列去取止痛乳香吧!你虽多服良药,总是徒然,不得治好。(耶利米书46:11).
  以西结书:
  在河这边与那边的岸上必生长各类可作食物的树木,其叶子必不凋残,其果子必不断绝。它每月又会生出,因为这水是从圣所流出来的;其果子必作食物,其叶子可作药材。(以西结书47:12)
  此处先知描述了神的新家或新殿,以此表示一个新的教会,在更内在的意义上表示主的属灵国度。因此,“在河的岸上必生长各类可作食物的树木”表示属于聪明和智慧的事物(108, 109, 2702, 3051节);“树木”表示对良善与真理的觉知和认识(103, 2163, 2682, 2722, 2972, 4552节);“食物”是指良善与真理本身(680, 4459, 5147, 5293, 5576, 5915节);“从圣所流出来的水”是指构成聪明的真理(2702, 3058, 3424, 4976, 5668节);“圣所”是指属天之爱,在至高意义上是指主的神性人身,神性人身就是这爱的源头;可作食物的“果子”是指爱之良善(913, 983, 2846, 2847, 3146节);“可作药材的叶子”是指信之真理(885节)。由此明显可知,“药”表示什么,即表示防止虚假和邪恶的保护之物;因为当信之真理通向生活的良善时,它就会远离邪恶,起到保护人的作用。
  

属天的奥秘 #2144

2144.“在幔利橡

2144.“在幔利橡树那里”表示感知的品质,这从“橡树”和“幔利”的代表和含义清楚可知。至于“橡树”一般代表和表示什么,这在第一卷已经说明(1442-1443节);“幔利橡树”具体代表和表示什么(1616节),即感知,但却是来自记忆知识和源于记忆知识的第一理性的一种人性的感知。
如今,人们完全不知道何为感知,因为现在没有人拥有像古人,尤其像上古之人那样的感知;因为古人和上古之人出于感知知道一件事是不是善的,由此知道它是不是真的。有一种流注从主经由天堂进入他们的理性,当他们思想神圣事物时,就从该流注立刻感知到一件事是不是这样。后来,当人开始不再心存天堂观念,只心存世俗和肉体观念,并且良心取代了感知时,这种感知就在他身上消失了;良心也是一种感知,因为违背或照着良心行事无非是从良心感知一件事是不是这样,或是否要这样做。
但良心的感知不是来自所流入的良善,而是来自真理;这真理自人们童年初期就照着他们敬拜的神圣而被植入心智的理性部分,后来又得到确认,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相信唯独这真理是良善。因此,良心是一种感知,但它来自这种真理;当主将仁爱和纯真注入该真理时,这良心的良善就出现了。从这几点考虑可以看出何为感知。然而,感知与良心之间有很大的不同(关于感知的阐述,可参看第一卷,104, 125, 371, 483, 495, 503, 521, 536, 597, 607, 784, 865, 895, 1121, 1616节;关于灵人和天使的感知,参看202-203, 1008, 1383-1384, 1390-1392, 1394, 1397, 1504节; 学者不知道何为感知,参看1387节)。
至于主,当祂活在世上时,祂所有的思维都来自神性感知,因为唯独祂是一位神性和属天的人;事实上,祂是耶和华自己存在于其中的那独一无二者,祂的感知就来自耶和华(对此,也可参看第一卷1616, 1791节)。随着祂越来越接近与耶和华的合一,祂的感知越来越内在。这时,就是此处祂的感知的性质从第一卷关于幔利橡树的阐述(1616节)清楚可知;下文则描述了当祂感知到本章所包含的事物时,它是何性质。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